酒,素有“百藥之長"之稱,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"溶"于一體的藥酒,不僅配制方便、藥性穩定、安全有效,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,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,藥借酒力、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,提高療效。
自制藥酒要命,警惕變成毒酒!
近日,從東莞大嶺山醫院,該院收治了兩名聚餐時食用含有附子、雪上一支蒿的藥酒,導致烏頭堿中毒的男子。因病情危急,兩名患者隨后被轉送至東莞市人民醫院做進一步搶救。
☝圖文無關
其中一名患者突然出現嘔吐窒息、血氧下降,急診醫生立即開放氣道并予球囊通氣后血氧逐漸恢復,但因心率仍持續150-200次/每分,心內科醫生隨診。
重慶居民任某在舉辦生日宴席時,帶了自配藥酒在席間飲用。但飲用了該酒的人員隨后身體出現程度不同的不適癥狀,隨即送醫院急救,15名送醫人員中,已有5人死亡,5人搶救,5人病情相對穩定。
自配藥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?
嚴禁泡酒的中藥
馬錢子:毒性較大,必須炮制后藥用。超量或長期用藥可引起毒性反應,如強直性痙攣、肢體顫動、驚厥、呼吸困難等,嚴重者可昏迷。
川烏、草烏:生的川烏、草烏毒性極大,嚴禁作為中藥飲片直接泡酒。
水蛭:中醫用于破血逐瘀、通經,水蛭超量或者長期服用可引起內臟出血和腎損害,有出血傾向者禁用!
蒼耳子:蒼耳子對心臟有抑制作用,能使心率減慢、收縮力減弱。蒼耳子超量或長期服用可導致中毒,表現為腹脹、惡心嘔吐、腹瀉、頭痛、煩躁等。
中藥泡酒有什么功效
藥酒將藥物置于75%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。治療時用手蘸藥酒(水)涂于體表而后做手法治療,具有舒經活血、溫通發散之作用。
酒性溫,味辛而苦甘,有溫通血脈,宣散藥力,溫暖腸胃,祛散風寒,振奮陽氣,消除疲勞等作用。醫家之所以喜好用酒,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于臟腑、四肢百骸之性,故有“酒為百藥之長”的說法。
鹿茸酒和蛤蚧酒等可有效治療腰膝酸冷、小腹不溫、陽痿精冷、四肢怕冷、大便溏瀉等癥;當歸酒、熟地酒、龍眼酒、丹參酒、雞血藤酒、地黃酒和核桃酒等可有效治療心悸失眠、面色蒼白、頭暈目眩、肢體麻木、月經量少、舌淡脈細等病癥。
泡酒的時間選擇
很多人的潛意識里認為藥酒泡的越久藥效越好,這是錯誤的。酒越陳越香的俗話只適合于保存良好的白酒和紅酒。
浸泡的時間主要和藥材的質地有關,堅硬、貴重藥材需要時間更長,有的甚至要2個月左右。
若室溫20度左右,藥材浸泡時間大多為15-30天。夏季一般5-7天。
一般的藥材泡制一個月就可取出來。就算不取出接著泡也不會增加藥物的溶解度,還會造成有效成分的水解,降低藥效;浸泡時間過長酒精揮發后抑菌作用降低,藥材可能發生霉變。
使用藥酒要遵循以下原則:
1.認清是保健酒還是國藥準字號藥酒自制藥酒應征求中醫師的意見
2.明確禁忌;
3.警惕藥酒可能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應;
4.嚴格遵醫囑,切忌盲目使用;
5.外用藥酒可以配合一些推拿手法,但不宜用于新傷;
6.藥酒宜在室溫(10℃~20℃)下避光保存,勿與汽油、煤油以及腥、臭、怪味較大、刺激性強的物品同時貯存,防止串味;
7.飲用藥酒以秋冬季為宜,不宜長年服用,尤其是老年人;
8.妊娠期、哺乳期婦女和兒童不宜服用藥酒;